3月11日晚,2016年新能源汽车和产业发展座谈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以及四十余位汽车界两会代表出席会议,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展开探讨。以下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的发言实录:去年总体上来说成绩可嘉,但是挑战和困难还不少,我们有了一个非常好的起步,但是根基还很不深。所以,在关注如何扩大产能的同时,必须要把基础打扎实,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刚才,徐和谊讲到的担心是存在的,现在跨国汽车公司还没发力,但它的基础是有的,如果一旦发力,很可能又会铺天盖地而来,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国家出了这么大的力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任何商业化的产业都没有这么大力度的支持,甚至于全世界也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大的力度支持。国家的希望是什么?除了能源、环境等等这些因素之外,也包含着让中国汽车行业真正打一个翻身仗的意图。搞骗补,追求一点小利益,不顾质量等等,就完全违背了国家的意图。 许多汽车企业并不太缺钱,但是往哪里投?我认为要更加关注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本上是自主技术,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水平,在一些核心技术上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科力远干得很漂亮,我在北京还看了一家电机厂,感觉很有希望,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很多核心技术是在零部件当中。大家还是要注意电动车的技术含量,提高整车技术素质。更宏观一点看,还要关注电动汽车的轻量化问题、电动部件问题、控制系统问题,研究怎么能够把它搞上去。 我们在有些领域还没有入门,比如轻量化是一个重大课题,但是现在还没有入门。还有智能化、信息化也不可低估。Google、苹果搞得很猛,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在搞。百度、乐视,还有腾讯和富士康合作,已经开始在干。我想他们不是做游戏,他们是真刀真枪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汽车企业的既有优势,把核心技术搞上去。也要借鉴信息化企业的优势,把信息化、智能化搞上去。 电动车的发展带来了太大的想象力、想象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产品。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三大元素,一个是清洁能源、新能源、分布式能源;一个是智能电网;一个是电动汽车。现在,很多企业在做电动汽车,但是没有真正把电动汽车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方向,或者是作为一项战略。我们要增强新思维,扩大新视野,把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战略来干。短视,将来会有倒霉的一天。(杨思宇供稿)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