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罗红凌 北京报道
2015-07-03 05:52
7月2日,在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的“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产业化”沙龙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透露,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已经正式具备了出台条件,目前正在走程序。
“同时,为了配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的出台,我们也编制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导意见》,将来会由国务院正式发布。”童光毅透露,这两个文件估计能在今年7月正式出台。
“两个文件出台后,我们会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意见,专门成立一个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联盟,推动基础设施在全国各地的建设和应用。”童光毅期待,两个文件出台和上述联盟的成立,能使电动汽车的使用明显改观。
除了电动汽车,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对氢燃料汽车进行战略部署。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副处长孙鸿航在该沙龙上透露,目前科技部已经在交通等几个领域对氢燃料电池进行了规划和部署,其中在交通领域已经率先启动了电动汽车的试点专项,能源领域也首次把可再生能源与氢能作为重点专项之一。
“‘十三五’科技部将在包括燃料电池和制氢、储氢、输氢、终端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部署。” 孙鸿航称。
目前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技术、产业化等多项挑战。科技部认为,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需要技术、产业、市场政策的共同推动和努力。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可以进行局部商业化突破,而中国的新能源客车是最佳突破口。所以从长远看,欧阳明高的观点是,以汽油机为代表的动力可以由锂离子电池或金属燃料电池替代,而在柴油机的替代上,燃料电池更具优势。
(编辑:范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