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百人会论坛2025热议: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方向、新模式、新动能 ?

今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巩固发展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为市场增量的主导型力量,智能化技术也将全面加速应用,并反向推动电动化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当前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已从单纯追求速度的“快不快”,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的“好不好”,怎样才能推进汽车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新方向、新模式、新动能?


这几天(3月28日—3月30日),在北京有一场重磅汽车论坛正在举行,那就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我们一起去看看,百人会论坛上,与会嘉宾给出了哪些答案?


图片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第二年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出口依旧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如今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全球发展的路径更加多元化,而且更具创新性。


张永伟:很多车企及零部件企业选择了到海外本地化生产的方式,就是将整车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逐渐向海外转移,把自己变成一个在所在国本地化生产为主的汽车企业,这个模式得到了很多海外国家的欢迎,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另外一种更新的方式,是由中国汽车企业赋能海外经销商或者生产合作商,帮助国外合作伙伴提升自己的能力,利用中国的制造和技术优势,为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赋能,帮助这些国家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这是一个更加具有合作内涵的全球化发展模式。


从过去以产品为主的贸易,到生产的本土化,到合资合作,再到共建共生的产业生态,是中国车企更好参与全球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进入新阶段,跨国车企又将如何更好地在中国发展?张永伟表示,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需要重新定义中国市场和在中国发展的战略。很多车企已经提出新的中国本土化战略,就是不断加大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加大在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建设,让中国的供应链和在中国形成的研发反向服务于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发展。


张永伟:在中国除了重新定义中国市场、中国战略之外,对跨国企业来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怎么更好地参与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或者合作。中国本土企业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快速迭代、加速创新,不断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者的需要。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可以由过去的“in China”进一步变成“become China”,也就是要具备像中国本土企业这样更加快速的创新和反应能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去年实现全年产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今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将进入全面加速期,各大车企正加速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落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未来几年,新售出的乘用车中基础智能化功能有望全面普及,汽车产品的科学技术性、智能属性越来越强。


陈清泰:实际上,我国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速度超出了行业和人们的预期。2024年上半年,我国L2及以上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超过55%。进入这个发展阶段,新一代通信技术、消费电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跨界技术与汽车行业的耦合程度会越来越深、边界越来越模糊。特别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AI技术,正在迅速向新能源汽车渗透,它正以强大的动力推动汽车产业加速智能化,汽车产品、汽车企业、汽车产业都正在被AI重新定义,AI驱动将成为未来车企的底层竞争力。


论坛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面对如此大跨度的高新技术群,汽车制造企业独行单干会带来很大的困难,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智能驾驶的算力绝不是一个城市、一个车企就能去完成的。我的看法是,如果每个车企还有每个城市都要去做这种自动驾驶的训练的话,实际上很不合算,作为国家最好出面,联合相关的车企、城市的交通部门,全国开发一个适用于全国道路的训练模型。这样每个城市就可以在自己的云平台上,加入城市特色的数据,进行微调就够了。


近年来,国内无人驾驶技术正在不断壮大,并将逐渐成为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重要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表示,无人驾驶落地之后,出行成本会下降1/2到1/3,安全度将会有大幅提升。


张亚勤:大模型出来之后,特别生成式AI出来之后,对于整个无人驾驶是很大的推动,10%的新车在2030年会有L4的能力。

(来源:中国之声 )

Copyright © 2020 Chinaev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270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