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5-2023)
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时间:2022年3月25日-27日

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本届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全面梳理和回应新发展阶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疫情背景下,得益于“云论坛”的全新办会思路,本届论坛吸引超过3100万人次以观看视频直播的方式“云参会”,并在嘉宾结构、会议策划、成果输出与传播影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01 300余位政产学研嘉宾齐聚线上

本届云论坛邀请到国际国内的来自政府、产业、学界、研究机构等多个领域的300余位嘉宾参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以及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位政府相关部门代表,以论坛为窗口向行业发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最新变化。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主任赵昌文,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专家委主任陈山枝,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前所长戴彦德,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笑京,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哲,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等多位专家学者,在发言中给出新阶段下战略布局、技术创新、实践路径调整的引导性建议。

 

来自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吉利、奇瑞、江淮、三一集团、宇通、大众、宝马、奥迪、通用、沃尔沃、现代、福特、蔚来、理想、小鹏、威马、集度、岚图、特斯拉等整车企业;国家电投、协鑫集团、国网电动、南网电动、BP、壳牌、奥动新能源等能源企业;华为、百度、美团、宁德时代、博世、英飞凌、松下、ABB、地平线、黑芝麻、驭势科技、ADI、寒武纪等供应链企业;以及中国上市协会、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北京证券交易所、广汽资本等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者,通过演讲分享了产业界对于新发展阶段的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观察与实践思考。

 


国际能源署,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部,西班牙工业、贸易和旅游部,欧盟驻华使馆,挪威驻华使馆,荷兰驻华使馆,新西兰驻华使馆,日本驻华使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等国际机构出席的专家代表,则从国际视角分享产业发展的政策调整及趋势观察。


02 14场会议覆盖产业重点热点问题

针对新发展阶段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及重点问题,本届大会期间,共开设14场会议活动全面回应。

 


26日举办的“国际论坛”和“高层论坛”两场全体大会,分别重点研究国际减碳目标下的汽车、能源、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与国际合作,以及新发展阶段下的产业形势和政策变化。

国际论坛


高层论坛

25、27日举办的九场专题论坛,全面覆盖产业发展的长期性痛点,以及新发展阶段中的重点新问题。其中,首届“双智论坛”集中讨论业界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推进问题;“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论坛”与“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论坛”,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侧的市场需求、产品定义、营销创新、用户服务及后市场等问题;“动力电池论坛”、“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新型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协同发展论坛”,则从前瞻性技术角度深入研讨了一系列影响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点问题;“氢能产业论坛”、“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聚焦重点场景中的技术产业化落地进程;“新能源智能汽车投资与创新论坛”关注金融如何助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前述11场开放论坛之外,25、27日举办的三场高端闭门会议则从顶层视角研究了新阶段中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理事会暨产业发展形势闭门研讨会上,189位理事成员回顾并总结了汽车革命电动化阶段的发展经验,重点研讨了智能化、网联化为特征“下半场”中的产业政策问题。首届“中美交通碳中和圆桌会”重点研讨了气候目标下中美双方绿色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第六届“全球电动汽车发展与政策圆桌会议”上,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欧盟、西班牙、挪威、荷兰、新西兰、日本等多国政府及机构的代表,就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与政策机制深入交换了意见。

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理事会暨产业发展形势闭门研讨会


03 一系列产业发展成果集中发布


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加速向第三方智库角色转型。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百人会通过组织高端研讨会,走进企业走访调研、举办联合座谈会等多种方法完成的15份智库课题报告,于本届论坛期间集中发布。

15本智库课题报告于论坛期间集中发布


除此以外,汽车产业高端智库平台“车百智库汽车产业研究院”,以及“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后市场联合创新平台”、“新一代汽车市场与消费中心”等产业合作创新平台,也陆续在会议期间宣告成立。未来将作为百人会智库平台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发挥产业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车百智库汽车产业研究院揭牌


会场之外,“新能源汽车年度车”、“核心三电技术”与“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等新产品、新技术展览展示,给与会嘉宾们带去产业发展阶段性成果的直观感受。本届论坛共有34家企业携38款展品参展,其中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福田、大众、奔驰、奥迪、沃尔沃、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岚图、问界、轻橙时代、文远知行的最新整车产品,以及百度、地平线、寒武纪、黑芝麻、英飞凌、德州仪器、智加科技、奥动新能源、万集、国汽智控、国家电投、三安光电、比克电池等前沿核心技术。


展览展示


04 3100万人次云参会 会议影响破圈升级


“云论坛”这一创新举措让本届大会收获广泛关注。央视网、云听、中国网、新京报、懂车帝、新浪汽车、汽车之家、搜狐汽车、寰球汽车、太平洋汽车网、易车网、中国财富网、国际在线、新浪财经、经济观察报、中国汽车报、有车以后等59家媒体组成大会直播矩阵,为11场开放论坛提供355场次视频及图文直播。截止目前,大会视频已有超过3100万人次观看,这一数据还将伴随论坛视频回放上线而持续增长。


央视报道

来自国内100余家权威央媒及主流行业媒体的235位记者和编辑,从3月起围绕大会展开多视角、多主题、多体裁的报道。仅在会议期间,全网针对大会的出稿就超过了3000频次。中央电视台1频道、2频道、4频道、13频道的《经济30分》、《新闻观察室》、《朝闻天下》连续三天播出大会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在重要时段口播大会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凤凰卫视、中国网、新浪、搜狐、今日头条、中国汽车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汽车之家、寰球汽车等媒体给予大会专题、首页、焦点新闻等多频次重要位置报道。

 

截止发稿日,媒体相关报道已经超过6700篇次“百人会论坛2022”在新浪微博的话题参与已经超过268万次。新能源汽车开始真正破圈,不仅行业内人士关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心和热议。



05 会议国际化特色进一步凸显


国际化特色是历届百人会论坛的一大亮点。本届会议共邀请到来自欧盟、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挪威、荷兰、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政府、机构及企业代表,分享了当前全球主要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及地区的产业现状和政策举措。

 

会议发现,在全球一致的减碳目标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格局,正从中国一枝独秀,演变成多国竞技的战场。国际能源署(IEA)副署长Mary Bruce Warlick介绍,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660万辆,其中电动汽车比例接近9%,全球汽车销售的所有净增长都来自电动汽车。同样的变化还发生在美国。据美国能源部原副部长、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首席研究员David Sandalow介绍,2021年,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89%,达到43万辆,是美国汽车市场增幅最快的汽车。2021年底,美国政府宣布,2030年电动车销量要达到汽车销量的50%的目标。


06 新发展阶段新问题清单提出

会议全面梳理和总结了进入市场化阶段后,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产业层面,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针对新能源汽车补贴即将退出,未来预期不明的问题提出,要明确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建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提出,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的建议。

Copyright © 2020 Chinaev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270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