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商用车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次论坛以“商用车低碳智能化进程与趋势”为主题,汇聚来自政府机构、科研院所,以及整车、智能化、供应链、补能等商用车产业链企业代表,围绕新能源技术路线、智能化升级、补能生态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商用车行业低碳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多元路径参考。
会议分为主旨发言和圆桌讨论两部分。主旨发言以“加快商用车低碳智能化进程”为主题,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级顾问马仿列主持。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CEO范现军,山东重工集团新能源转型发展总监王琛,三一集团高级副总经理、重卡事业部总经理罗畅国,长城商用车董事长唐海锋,DeepWay深向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万钧,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全球业务总裁刘大伟,智加科技CEO容力,京能新能源副董事长孙茂建发表了演讲。
圆桌讨论在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教授姚春德的主持下,围绕“醇氢电动商用车的机遇与突破”进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尹航、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其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党委书记孙国辉、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副总经理付岗参加了讨论。
中国甲醇产能占全球60%,甲醇作为动力能源应用将大幅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水平。未来绿色甲醇可以为风光电资源利用开辟广阔市场,可以把工业集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绿色能源助力环保和能源转型,并为内燃机低碳化转型提供有效路径。对比国六柴油车,醇氢电动车辆可以大幅度降低排放,PM污染物降低98%,一氧化碳降低88%,氮氧化物降低82%。作为一种甲醇增程技术路线,醇氢电动能够满足商用车全场景、全工况需求,特别是其优良的低温续航稳定性为寒区商用车电动化提供了可靠技术路线。基于用户反馈,醇氢电动车辆能够解决里程焦虑和电池自重问题,提高装载量和出勤率,具备TCO优势,满足物流客户对经济性的苛刻要求。甲醇常温液态的特点也为补能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成本和效率优势,通过低成本、高效地改造传统加油站为甲醇加注站,打通了商用车电动化的补能瓶颈,有利于重型电动化商用车在干线场景覆盖。
从2021年开始,中国商用车出口销量年增速都接近50%,2024年超过90万辆,占比接近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国际化已成为商用车市场的重要支撑。中国商用车企业依托于产业链齐全、成本优势及场景运营经验的积累,在新能源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供应链、产品迭代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为在全球舞台上与传统巨头同场竞技创造了条件。当前正处于转型调整期,一方面有巨大产能有待释放,另一方面面临着逆全球化浪潮和地缘政治风险。机遇与挑战并存,倒逼着商用车企业由传统的国内生产、境外销售向全球化布局产能转化,并做好产品调整以适应海外复杂的运营工况和区域性差异。扩大整车出海的同时,协同解决方案、生态、服务等共同拓展,为突破贸易壁垒打好基础,实现“更有智慧的出海”。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智能汽车的认知快速提升,商用车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正在转化为市场销量。智能驾驶商用车将循序渐进式发展,一方面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另一方面从L1级辅助驾驶到最终实现无人驾驶,与整车和物流行业共同成长,把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便利性、运营高效性、司机舒适性转化为用户价值。据测算,整车智能化能降低约20%的运营成本,商用车用户已经逐步认可智能驾驶功能的收益正在超过购买成本。2024年,国内商用车市场的L2+产品销量已接近1万辆,在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已经实现规模应用,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快运客户有采购智能化车辆的需求,零担物流场景和海外客户也逐渐认可智能化产品。随着技术、运营里程和口碑的积累,未来两到三年高级辅助驾驶商用车将实现显著的市场突破。
场景多样化是商用车市场的主要特征,不同场景对功性能、技术路线和综合解决方案提出了差异化要求。企业正在积极细化场景,挖掘用户偏好,通过开发针对性的产品、商业模式和技术方案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差异化竞争。技术路线方面,实现多元化发展,纯电技术夯实城市物流、封闭、倒短场景并着力突破支线场景,混动技术着力突破长途物流场景,醇氢技术着力突破寒区和补能困难场景。解决方案方面,通过全场景数字化运营,打造智慧物流网络,建立开放的生态平台,构建包含货运、运力、基础设施、能源供给、司机车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体系,链接产业链内外优质伙伴,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并持续升级服务能力,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商用车保有量约占汽车总量约10%,但污染物排放高,氮氧化物排放占约81%,推动商用车减污降碳势在必行。由于商用车的使用场景复杂、车型多样、经济性要求高等特点,新能源商用车仍面临着购置成本高、补能不便、自重大、上险难、标准欠统一、运价低迷等瓶颈。当前优化运输结构、推动以旧换新、用车队达标监管等政策多方发力以加快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推动“公转铁”“公转水”,铁路货运量连续7年保持增长,以旧换新政策加速老旧燃油车淘汰和新能源车辆购置,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超低排放的政策提升清洁运输比例。目前正在推广的液冷超快充,尤其是兆瓦的超充技术将成为解决纯电重卡补能瓶颈的关键技术,未来有望实现最大功率1.4M的兆瓦级超充,配置3C、4C电池的重型商用车可以在20分钟以内完成充电,实现400公里以上续航。
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已经成为商用车行业发展的主题,在人工智能AI、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技术创新的加持和产业融合的促进下,商用车产业将迎来全新机遇。商用车作为物流、客运行业的支撑产业,与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商用车产品和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政策、能源、整车、物流、智能化、供应链、补能设施、后市场等全链条的持续协同与合作。百人会将继续搭建醇氢电动、重卡补能、新势力三大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