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里程碑,在全球经济复苏与科技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汽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成为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310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渗透率攀升至40.9%,标志着电动化转型迈入规模化普及阶段,也印证了中国汽车路线选择的正确性。
在《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写道,“经过不断探索、试错和总结,我们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终于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后来居上,实现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
而在“换道赛车”取得阶段性成功后,苗圩对于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洞察以及对产业全方位升级的前瞻思考,让《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这一新著,仅时隔一年就横空出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明确点出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地位。苗圩将深耕汽车领域40余年的实践沉淀,将政策高度、产业深度与技术内容深度融合,系统阐释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的理论体系,讲述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实施效果,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从技术标准到生态构建,全面揭示了中国方案的创新逻辑,以全球视野剖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坐标,以前瞻思维勾勒了智能出行的新图景,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你翻开这本书,不仅能触摸到中国汽车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脉搏,更能读懂一个大国产业从追赶到领跑的战略智慧,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荣耀时刻,更是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的崭新起点。
3月20日,春分,昼夜均分之时正是万物拔节之时,恰如智能时代浪潮奔涌,中国制造在换道超车中迎来了全新的突破点。
新书发布会上,苗圩仅用了三组对比词,讲述了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换道超车,鞭辟入里。
换道和超车:
从动力变革到智能网联
第一组关键词就是“换道”和“超车”。
有趣的是,这两个词正是两本书标题中的关键词。第一本强调中国汽车产业如何“换道”,第二本则聚焦讲述,怎样“超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靠的是换道赛车,但换道之后如何持续领跑才是真正的大考。汽车产业必须得靠中国特色的方案实现超车,让世界看到智能汽车领域的中国力量。”苗圩在新书发布会上掷地有声。
“十多年前,我国汽车产销量第一次超过1300万辆时,也是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汽车第一大产销国时。”苗圩回忆,当时有个记者向他提问,“中国已经是汽车大国了,但怎么样才算汽车强国?”
苗圩想了想,回复说,要达到三个标准。
第一,要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知名品牌,世界前十大汽车企业,中国至少要有一两家;第二,要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并能对全球汽车产业赋能;第三,能够充分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要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如今,我国汽车产销早已迈过3000万辆大关,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技术全球领先,比亚迪、奇瑞等品牌远销海外,实现三大标准不再遥远,同时也来到了换道超车的关键时刻。
当前汽车产业百年大变局可以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主题是动力变革,从内燃机走向新能源;下半场则是智能化与网联化。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昂扬,证明了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路线的正确性,也为下半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国汽车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苗圩对当下汽车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无比欣慰:“我们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弯道超车一不容易,二不安全,所以我们选择‘换道’。”
说到这里,苗圩透露,在为第一本书取名时他埋了个小小的彩蛋,“第一本书为什么不叫‘换道超车’,其实就是为第二本做准备,《志在超车》就着重讲了怎样超车。”
动力变革的上半场固然精彩,但智能化引领的下半场才决定成败。
今天的汽车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集成体,是跨界融合的成果。我们能否在车路云一体化,在自动驾驶芯片,在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继续取得突破,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能否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如何推动汽车与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如何将已有的优势转化为制胜未来的力量?这些问题都是决定中国汽车产业能否顺利超车的关键。
“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踩油门就能够赢得世界,而是要咬紧牙关,坚持换赛道,久久为功打硬仗拼出来。”苗圩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协同和突围:
不打“篮球赛”而要“下围棋”
第二组关键词是“协同”和“突围”。
人工智能领域正处于爆发期,中国正从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标志,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苗圩此前就指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不应该“硬碰硬”堆算力,不能跟美国“打篮球”被人家带着满场乱跑,要通过“下围棋”,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新路。
如今人工智能领域如雨后春笋涌现出许多新生力量,还有像DeepSeek这样强大的生力军,大大增强了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信心。“我们的人工智能更多要关注To B端的应用,如在汽车上怎样适配,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发展的道路。”苗圩前瞻性地指出,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最为广阔而且关键的应用场景,而智能网联汽车更是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及服务的典型终端。
集成了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路径规划、边缘计算、车载芯片等核心的AI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甚至可以把它理解为将人工智能系统具身装进一个可以高速移动的空间和多变路况环境下的载体。
在这一背景下,就要求智能网联汽车向着整车智能、路网协同、云端互动全方位的发展方向迈进,针对软硬件的协同能力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极致的要求。
苗圩拿起手机举例,智能手机的发展就是软硬件协同演进的经典案例,从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生态的构建,推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当下智能网联汽车也正处于同样的历史进程。
“车载的操作系统的地位至关重要,这恰恰是我国汽车产业目前面临的‘缺芯少魂’难题的核心关键所在。”苗圩说,尽管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仍然期待提升“造芯”和“造魂”硬实力,让工业大模型真正能够扎根于生产线,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悬浮在实验室当中,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他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竞争的核心焦点是车路云一体化,要关注车与车、车与云、车与路之间的紧密协同。相较于单车智能的孤立作战模式,我国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展现出高度的协同性与系统性,是实现智能汽车产业化低成本、广覆盖发展的最优选择。
目前,我国正持续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制定中长期规划到构建完善的标准体系与法律法规,再到推动产业的协同,供应链的补链强链,以及全场景应用的落地生根,正在全力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改造。
苗圩在书中和现场均呼吁,要实现跨部门的协作,共同来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系统地构建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力求打造一个集成化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我们应当凝心聚力,共同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产业发展生态,实施软硬协同,有效地破解算力的困境,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地探索完善侧重于一体化的方案,以坚定的步伐迎接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
创新与生态:
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三组关键词是“创新”与“生态”。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够脱颖而出,开辟出独特的发展道路,苗圩认为离不开五大优势。
第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走在了全球前列,特别是在大模型领域具备应用规模与数据积累的优势,可以推动车载版AI落地。第二是5G技术和网络基础全球领先,为高效的车路云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三是互联网应用的深入,“我国年轻一代对新技术接受程度最高,具备推动产业变革的良好用户基础。”苗圩说。
第四,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的汽车市场,而且正在建设统一的大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具备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市场潜力。第五,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得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为复杂系统工程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他在书中强调,“下半场”竞赛不能仅靠单家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必须组织起来打团体赛,还要实行跨行业的融合发展。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基于数据确权,实现行业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探讨建立数据有偿使用机制,建立公共数据大平台和面向行业的智算中心,将大家组织起来,集各家所长,同时有效保障各方权益。凝聚起各行业力量,联合共建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底座+汽车企业主导开发的自动驾驶功能软件+车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产业生态,共同打造开放、开源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使之成为汽车企业和软件企业的共识。推而广之,智能网联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涉及汽车、交通、通信、测绘、安全、IT等不同领域,靠单一行业、单一部门单打独斗是难以形成有效推动力的,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凝聚跨行业的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他在书中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生态的较量,我们能否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继续取得突破,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能否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如何推动汽车与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深度融合,如何将已有的优势转化为制胜未来的力量,都是当前整个行业需要凝识聚力共同解决的问题。
好消息是,比起“上半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客观条件,下半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更成熟的政策环境、更先进的市场发展水平、更强大的技术迭代能力、更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起点更高,这就要求我国汽车产业以更前瞻洞察、更高效的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等新型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实现真正的换道超车。
本书依旧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序,他在序言中落笔道: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座座里程碑,是自力更生、改革开放的成就,更是亿万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要立这个志向,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我相信,政产学研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抓住机遇,建设汽车强国的世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字字句句中是豪情,是希望。
“如果说《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是一本关于产业发展历程的科普书,那么我更乐于把《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定义为一本关于行业趋势的通识读物。它们都着眼于今天展望明天,但前者着重讲述怎么从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后者更强调今天将会如何塑造和影响明天。”苗圩在前言中展望。
正如他所描述的自己“我对汽车最有感情,最有兴趣,也最为熟悉”。“认识汽车、热爱汽车,希望中国的汽车产业大放异彩。”这样的情绪和思考,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换道赛车》和《志在超车》两本书中,苗圩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厚的行业底蕴,为汽车行业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愿景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