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已从科幻走向现实,并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不仅向行业展示了一片新的蓝海,同时也可能颠覆传统的汽车工业模式。
在前期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AUTOTEC委员会将启动《智能汽车技术趋势及市场响应度研究》。本研究将对智能汽车技术不同方向、不同重点、不同系统进行调研,明确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的可能路径和时间阶段,分析短中期的技术瓶颈、协作方向、法规标准、用户需求、成本控制等问题,得出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及短中期市场响应度的研究结论。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归纳出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发展智能汽车技术系统的参考建议。同时,就领域特性和行业发展进行全局考量,从宏观层面形成疏导建议,提交相关主管部门,供决策参考。
附件: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响应度研究
(2015.05.03 研报目录征求意见稿)
一、引言(含参与研究的理事单位、专家委员名单)
二、智能汽车的发展形势
2.1 智能汽车的定义与范畴
2.1.1 智能汽车的定义和阶段界定
2.1.2 智能汽车发展的历史
2.1.3 智能汽车的全新生态系统
2.2 国内外汽车业发展的状况与变革方向
2.2.1 汽车产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2.2.2 智能交通发展的形势
2.2.3 汽车社会变革的可能方向
2.2.4 智能汽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2.2.5 智能汽车发展相关支持政策
2.2.6 智能汽车相关标准发展动态
2.3 各大公司智能汽车技术发展形势及规划
2.3.1 戴姆勒
2.3.2 大众汽车
2.3.3 宝马汽车
2.3.4 通用汽车
2.3.5 福特汽车
2.3.6 丰田汽车
2.3.7 日产汽车
2.3.8 本田汽车
2.3.9 一汽集团
2.3.10 上汽集团
2.3.11 长安集团
2.3.12 东风汽车
2.3.13 北汽集团
2.3.14 广汽集团
2.3.15 吉利汽车
2.3.16 奇瑞汽车
2.3.17 博世公司
2.3.18 大陆公司
2.3.19 英飞凌公司
2.3.20 飞思卡尔公司
2.3.21 麦格纳公司
2.3.22 电装公司 ......
三、智能汽车技术趋势专家探讨
3.1 智能汽车的总体发展趋势
3.1.1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3.1.2 高级驾驶辅助
3.1.3 自动驾驶
3.1.4 车联网和智能交通
3.1.5 人体工程学
3.1.6 市场规模预测
3.2 不同技术系统的应用价值和技术成熟期分析
3.2.1 高级导航系统
3.2.2 智能影音娱乐系统
3.2.3 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3.2.4 在线监测和诊断系统
3.2.5 外设消费接入系统
3.2.6 前后碰撞预防系统
3.2.7 车道保持系统
3.2.8 车道变换辅助
3.2.9 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
3.2.10 车车通讯系统
3.2.11 车路协同系统
3.2.12 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3.2.13 智能底盘和传动系统
3.2.14 智能座椅和内饰
3.2.15 盲点检测系统
3.2.16 两侧来车警告系统
3.2.17 外侧视镜报警指示器
3.2.18 危险超车阻止
3.2.19 车周障碍物探测
3.2.20 行人探测与防撞警示
3.2.21 车辆运动姿态控制
3.2.22 自适应巡航系统
3.2.23 全自动驾驶系统
3.4 不同技术路径的基本判断
3.4.1 人机交互界面策略
3.4.2 传感器组合策略
3.4.3 数据处理与传输策略
3.4.4 操作系统和扩展软件策略
3.4.5 高风险状态下人工和智能驾驶的切换策略
3.4.6 关键安全系统的容错、备份策略
3.4.7 自动驾驶技术优先应用领域的策略
3.4.8 集成预装与后装扩展策略
3.4.9 引领或跟随策略
3.5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需求
3.5.1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智能汽车的匹配
3.5.2 零部件技术可靠性及成本控制
3.5.3 硬件设施建设的难度
3.5.4 信息安全和保密问题
3.5.5 事故责任和伦理判断
3.5.6 政策法规支持需求
3.5.7 标准制定及开放共享的可能性
3.5.8 研发测试平台的需求
3.6 智能汽车技术对产业生态的影响
3.6.1 与电动汽车结合发展的优势
3.6.2 可能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3.6.3 汽车企业面临的威胁及机会
3.6.4 应对发展形势的可能策略
四、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技术的响应度
4.1 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技术的接受度
4.1.1 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发展预测
4.1.2 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意愿判断
4.1.3 相关顾虑及解决方案
4.2 消费者对不同智能汽车技术的偏好
4.2.1 更希望智能汽车具有哪些功能
4.2.2 对现有智能汽车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4.2.3 对现有智能汽车技术选择的优先次序
4.2.4 对未来智能汽车的设想和期待
4.3智能汽车技术的衍生价值分析
4.3.1 自动驾驶时间可能创造的其他价值
4.3.2 智能汽车带来的消费模式的变化
4.3.3 汽车共享可能带来的收益
4.4 消费者对智能汽车技术的成本敏感性
4.4.1 愿承受不同功能系统的价格范围
4.4.2 愿为智能汽车衍生服务承担的成本范围
4.4.3 对智能汽车维修、升级、保养、保险方面的价格变化期望
五、总结
5.1 智能汽车发展的总体趋势
5.2 智能汽车技术的促进建议
5.3 后续调研及对比工作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的AUTOTEC委员会于2015年初正式成立,旨在建设汽车技术交流、推广和应用的开放平台,打造汽车技术全新生态圈。各整车厂、零部件企业,以理事单位、专家委员会或会员单位的身份进入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得到包括大众、戴姆勒、丰田、上汽、一汽、长安、福特、吉利、长安铃木、本田、通用、东风、奇瑞、沃尔沃、重汽、博世、大陆、玉柴、英飞凌、麦格纳、采埃孚、加特可、电装、舍弗勒、霍尼韦尔、博格华纳、美蓓亚、江森、联合电子、爱达克、Horiba、松下、日立、杜邦、美桥、安川、中航工业、万丰、德国弗朗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UL、SGS、清华、天大、同济、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中国汽车报等80多家单位的关注及支持。
AUTOTEC 委员会每年将联合协作单位,依托会员单位及专家委员会,对热点技术问题进行深度调研,形成报告,并在委员会成员间共享成果。
来源:中国汽车技术信息网
,1,0,0,12,2015-05-04 21:15:00.000,311,,2015-05-05 06:14:11.000,311,0,1900-01-01 00:00:00.000,2015-05-04 21:15:00.000,1900-01-01 00:00:00.000,"{"image_intro":"/images/news/20150504/qidong-0.jpg","float_intro":"","image_intro_alt":"","image_intro_caption":"","image_fulltext":"","float_fulltext":"","image_fulltext_alt":"","image_fulltext_c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