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ETC”开启智慧交通2.0时代
2024-04-30


罗瑞发


罗瑞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云和数据将会是下一代的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数据、知识、计算等,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个创新体系,即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
    交通的宗旨是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通行效率。因为无论是人或物,都想以最短的时间从A地到达B地;第二,通行安全。因为从A地到达B地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潜在的碰撞风险,涉及到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第三,节能减排问题。我们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就在这里,通过更环保、更节能的交通工具来实现舒适、便利的绿色生活。
    智能交通界提出了一个叫泛在交通的概念,泛在是什么呢?就我个人理解而言,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其次,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一种更加智能的状态。我们的政府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四个交通”问题,即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科技司也提出了“三个面向”,即2B(运营管理)、2C(出行服务)、2G(决策管理)。这些理念都是为了尽早实现智慧路网而设定的工作方向和方法。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交通的数据实际上需要全要素和全时空状态运行信息的采集、感知和整合,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全要素在整个时空范畴之内的优化配置和无缝协同。换句话讲,各种交通要素包括人、车、路、场和环境等等,在整个时空范围360°的全景化以及全过程的无缝化。这样一个创新的基石我们就会看到,第一,云和计算资源成为新的基础设施;第二,是一个开放的创新引擎;第三,是以提升2B、2C和2G三类用户群体的用户体验为核心。所以我认为智慧交通来自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式的大众创新,包括最近看到互联网对出行领域,比如像滴滴、快嘀打车,像Uber这样的大量创新,所带来新的革命性冲击,都是大众创新的一个范畴。
    它的现状和未来是什么呢?作为使用者、作为设计者和作为运营管理者来讲,大家需要面对各自的问题。未来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在这种物理空间扩展十分有限的情况之下,怎样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一个持续的议题。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以新的IT技术作为一个动力和支撑,构建一个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体系,是必然之路。
    如何打造“互联网+ETC”这样一个创新引擎?首先建立这样一个架构,在最底层是人、车、路、场的环境作为物理存在;在感知层,包含传感、交互和控制,到网络层、到云计算,最后大众创新就是2B、2C、2G千姿百态的用户应用。我们集中要感知什么东西呢?从要素和场景来看,人、车、路、场环境这些要素,在动态、静态两个要素里面综合的应用。通过物理措施、技术手段的呈现,最后构建的就是把所有的数据在原来的督导化和破碎化的情景,实现360度和全过程的无缝化,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透明和泛在化。通过这样一个形态构成了一种2.0创新的产业链,无论是对出行,还是对运营管理,还是对决策监管的创新,都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
    那么ETC技术是如何结合“互联网+”的呢?它的特性在哪里?掌握的空间如何?首先,它是一个V2X的基础技术,其主要特征是具备低延迟和在移动状态下的高速接入,具有识别支付和车路通信的基础功能。交通部最近在做ETC的全国联网工作,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将实现全国的大联网。今年年底交通部的目标是达到2千万的用户,但是从产业的参与者来讲,我们估计实际上一定会突破这个数据,到2020年可能会达到8千万甚至更多的全国用户,此时我国将会拥有全球最大的ETC网络。
下一步应用将会是以下几个大的方向发展,第一,进程;第二,上车;第三,联云;第四,在手,第五;第六,出海;第七,多元;第八,延伸。比如:高速路服务的完善,原来要做服务的时候很困难,因为你不知道车在哪里,不知道汽车什么时候找到你的网点,现在通过互联网的工具,通过手机、通过智能终端的服务,就能够让汽车24小时无缝化,把被动服务变成主动,原来线上的变成线下的。
    第二个应用:智能停车管理。停车场是分散的,而停车收费是需要不断的去停车、取卡、交现金,索取发票。如果是在刮风下雨的时候车主会很难受。通过使用ETC以后,将会进入到一个以卡为媒、无非不集的下一代用户体验的新台阶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无人值守、非现金支付、不停车通过、集中管理,最终变成一个以云为核心的联网停车城市级乃至全国级的大平台。
    ETC用户最终将可以实现“上得了高速、进得了商圈、下得了停车场、回得了家园”,构建未来生活的一卡贯通、联网多用,一卡多用的生活场景。而路边停车管理也可以使用种技术,加上无线定位,多种无线射频技术的综合整合,就跟ETC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一样便利。
    类似拥堵收费、年票稽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等,都可以通过这个技术方便、容易扩展进去。在运输管理这一块,场站的安全管理和智能角度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卡、通过标识、通过终端、通过整合的有线、无线技术,把我们的业务一体串接起来,形成无缝的感知和协同。
    最后,下一代的协作进发,跟汽车的衔接,变成前装化,车上感知,车上的平台通信,以及用于交通安全管理,用于自动驾驶,用于车辆的智能化等方面,跟这个技术息息相关,而下一时代已经不叫ETC了,实际上就是2.0、3.0的DSIC。


Copyright © 2020 Chinaev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270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