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助推产业迈向新阶段
2025-05-07


9432ffa0c838837b95de1a02b91d505.jpg


4月24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一届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完善自动驾驶产业生态 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应用”这一主题,邀请到了来自有关部门、产业研究机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及生态企业的多位嘉宾,共同探讨自动驾驶发展的趋势与路径,推动产业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落地的跨越。论坛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殿阁主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 靳玉志以及各企事业嘉宾出席。


26ce9648652164da341448a11154c93.jpg


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自动驾驶正处于关键发展期,亟须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行业新问题、新机遇与新变化。他指出,坚持科学方法论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是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发展自动驾驶,因其涉及技术、市场商业逻辑,以及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性工程;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演进,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具有阶段性,无论是技术,还是监管体系建设,都难一步到位,不能奢求一套制度、一套方法直接解决终极问题;三是用跨界融合的思维发展自动驾驶,必须打破产业壁垒,与人工智能、网联、信息通讯等产业深度融合,才能让产业发展之路更宽广长远。


张永伟.jpg
张永伟2
01
专家思辨:聚焦监管体系,破解立法困局




专题一围绕“自动驾驶政策监管及配套体系”议题,邀请到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展教授工作站主任、教授张柱庭,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江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静,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发展教授工作站主任、教授张柱庭提出,我国现行涉及自动驾驶机动车合法上路仍存在法律缺位的问题,唯有科学立法才能引领和规范自动驾驶走向坦途。

 张柱庭.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江鸿表示,自动驾驶已超越传统汽车产业边界,是连接通用技术与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先导产业。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最早找到应用场景和盈利模式,为其他产业应用通用技术提供示范,扩散产业与通用技术结合的知识;另一方面,自动驾驶发展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链本土化、自主化,降低通用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应用成本。她指出,要发挥我国领先市场的潜在优势,必须明确标准与准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品合法性制度。自动驾驶立法与监管应推动统一市场加快落地。

 江鸿.jpg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静从制度法理视角系统梳理了中国自动驾驶立法的现状与挑战。自动驾驶是技术、产业、法律与文化共同推动的产物。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部地方性法规围绕自动驾驶的测试、上路、责任划分等方面作出探索。国家与地方齐头并进是中国立法优势,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王静.jpg


谈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表示,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关键机遇期,未来5-10年驾驶辅助、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将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节奏。其中,组合驾驶辅助汽车产品迎来大规模爆发,预计今年渗透率超过70%,2030年超过90%,企业应注重功能迭代和安全性能优化;L3、L4 仍处于试点阶段,主要集中在示范区的无人车和少量无人物流场景;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面临六“不”困境,即标准不一不通用、信息不准不可用、覆盖不全不好用,还需长期推进。未来,预计L3 有条件自动驾驶产品准入将在2027-2028年取得突破,人工智能与汽车融合、数据应用等方面也将有新发展。

 秦孔建2.jpg


02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论道:深耕技术实践,突破发展瓶颈




在以“车企及零部件企业自动驾驶探索”为议题的专题二中,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岚图汽车CEO卢放,北汽研究总院院长王磊,广汽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广汽传祺副总经理刘嘉铭、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等企业代表分享了最新的实践经验与前沿思考。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李文广从技术与产业协同角度出发,展望了自动驾驶的发展节奏。他认为自动驾驶是具身智能首个广泛应用产业,车辆在数据和执行器方面比人形机器人更具优势,且现阶段L2 辅助驾驶的前期发展显示了用户认可度,更容易实现商业闭环。未来自动驾驶作为平台能力,将实现场景赋能和技术赋能。场景赋能可将乘用车自动驾驶能力拓展到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领域;技术赋能体现在与人形机器人技术栈相通,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如在充电、停车、洗车、保险等领域开展新业务,帮助用户节省时间。


微信图片_20250506162637.jpg


岚图汽车CEO卢放指出,进入智能网联时代,汽车集成了传感器、算法和通信技术,极大提升了驾驶便利性和效率,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随着传感器、芯片、算法等软硬件技术持续突破,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加快集成,加速进入规模化、深层次的应用阶段。岚图坚持以整车能力为基础,把“智能架构”与“智慧能力”融合起来,在推动智能化进阶的同时,也推动安全的进阶。

 卢放.jpg


北汽研究总院院长王磊表示,随着政策支持、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搭载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逐渐下沉至7万-20万元级大众市场,一场围绕“技术领先性”与“技术普惠性”的双线战争已全面打响。随着市场竞争态势加剧,车企在进行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技术方面,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相关技术领域仍处高速进化期,技术路线迭代更新速度快;成本方面,系统开发涉及的技术栈复杂,无论是所需顶尖人才还是算力、测试等基础设施,均需要高昂的研发资金投入;车型研发周期方面,由原来的3-5年压缩到1-1.5年,有些已经压缩到1年以内,而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固有的开发验证周期一般在1.5-2年,两者产生了严重冲突。

 王磊2.jpg


广汽集团投资发展部部长、广汽传祺副总经理刘嘉铭表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的下半场,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市场上,L2辅助驾驶的新车渗透率已经接近60%,每年会有接近2000万台新车搭载辅助驾驶功能,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的智能出行体验。2030年,L2以上辅助驾驶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90%。他呼吁,安全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前提与基础,希望通过深度融合更多合作伙伴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实现自动驾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消费者对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的体验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506162909.jpg


阿维塔科技副总裁雍军认为在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初期,“野蛮生长”和地方立法鼓励创新、吸引资本进入是必要的,这使得智能辅助驾驶得以实现从0到1突破。如今,随着行业逐渐具备自生长、自造血能力,就像新能源车补贴逐步退出一样,国家开始对智能辅助驾驶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这是对前期成果的肯定,也是行业成熟的标志。近期加强监管,不仅提升了整体标准,也让更多用户认识到,并非所有智能辅助驾驶技术都是安全的。

 雍军2.jpg


03
生态企业协同:创新实践探索,赋能产业升级




专题三以“自动驾驶生态企业实践及思考”为议题,联通智网科技总经理张然懋,美团副总裁、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T3出行副总裁、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季栋辉,京东物流X科技部智能驾驶负责人王梓晨等自动驾驶生态企业分享了各自的企业实践和思考。


联通智网科技总经理张然懋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尤其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行业对于通信在内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只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化、低成本”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才能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场景下对信息交互、数据存储和应用响应的相关需求。为满足行业新场景需求,联通智网科技基于中国联通“算-数-模-安”四位一体的智算能力基础设施体系,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多种网络协同,实现分级赋能,打造面向场景的动态网络能力;二是多级算力融通,提供全场景、全覆盖的智算基础设施服务,实现从场景出发的算力互补;三是多源数据融合,挖掘高价值场景,通过数据融合,构建智驾仿真高质量数据集;四是多种应用共荣,探索开放的智能体协同通信基础,共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全出行链关键智能体应用。

 张然懋2.jpg


美团副总裁、自动车配送部总经理夏华夏提出,驱动自动配送升级需依托车辆、算法、场景、路网、基建五大要素系统。他坦言,当前也面临三大挑战:路权准入壁垒高、审批流程复杂漫长、基建标准滞后,比如一段几公里的路权平均审批需47天,且涉及多级多部门审批,极大制约了创新速度。为推动发展,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支线、末端分阶段放宽路权;二是建立跨部门互认机制,推行负面清单管理;三是统筹盘活存量场站,促进充换电设施共建共享;四是倡导市长挂帅设立专班,以提升决策效率。

 夏华夏.jpg


T3出行副总裁、创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季栋辉认为,自动驾驶对网约车行业意义重大。首先,司机成本在出行链路中占比超过60%,自动驾驶能显著提升平台盈利性。其次,当前出行存在诸多痛点,包括安全事故高发、司机与乘客冲突、夜晚出行安全隐患等,自动驾驶有望改善服务体验。同时,自动驾驶将为传统司机提供向AI监管师、陪伴服务等新职业转型的机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他强调,当前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有五大关键因素:政策监管日益完善,技术由规则驱动转向数据驱动,量产前装车降低成本,运营经验加速复制,市场接受度大幅提升。自动驾驶商业闭环需要科技公司、整车厂、运营平台三方协作。


066ae978dbc992fbc70b5ea8b37d505.jpg


京东物流X科技部智能驾驶负责人王梓晨表示,当前推动L4级自动驾驶存在三大核心挑战:一是规模化受限,路权审批繁琐、周期长,导致自动驾驶只能小范围试点,无法快速连点成网,阻碍了城市级运力体系的构建;二是场景化不足,建议在封闭场地建设丰富的测试场景,以仿真和标准化测试替代过度限制的道路审批,推动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三是有序化待完善,智能驾驶后续的事故判责、维修保养、充电标准等缺乏统一体系,急需行业共建规范,确保新技术有序发展。应通过明确标准赋予无人车合法身份,规范扣分、罚款和判责体系,避免“一刀切”的不信任和管理真空,防止病态式发展。


王梓晨.jpg


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业界在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与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达成了广泛共识,为推动自动驾驶产业实现商业化落地和规模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Copyright © 2020 Chinaev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270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