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1 汽车产业转型和升级并不矛盾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2024年,大概分为两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就是产业的升级,另一个就是产业的转型,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提出要转型要升级,怎么升级?
首先是法规的升级,2000年开始,北京开始实行国一。从国一到今天的国五国六,以及欧盟已经开始国七的策划,是法规不断升级的过程,其次也是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比如提出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要不断地提高,这一项技术的升级一直持续到今天,柴油机最高的热效率追求达到60%,汽油机的热效率达到50%。尽管在强调电动化转型的今天,对于内燃机热效率提高的技术追求仍然没有停止,变速箱也在追求更好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所谓6AT、7AT、8AT,变速箱也不断地在升级。
一个企业不升级,一个产业不升级是没有前途的。2009年中国发布了汽车的振兴规划,第一次提出发展电动车,而2010年以后,更多地提出的是转型,怎么转?新四化,核心的可能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当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提法,比如东风提出的轻量化,但不管新四化、新五化、新三化,关键的核心要素还是低碳化。苗部长说,电动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由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所以电动车又加上了智能化的要素。
转型和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绝不是互相替代的。中国汽车产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绿色低碳,要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转型,转型和升级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
2 新能源汽车应以电动为主体,但要注意多元动力发展
节能技术一定要发展,并不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就替代了传统汽车,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互相促进相互补充的。如果一股脑都上新能源,不注意节能技术,可能又要犯历史的错误。比如造型技术不发展了吗,空气动力学不讲了吗,低风阻、低滚阻不谈了吗?如果没有这些核心的内核,新能源汽车怎么发展?
虽然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强调以电动汽车为主体,但是与多元化的动力发展并不相悖,并不矛盾。谈新能源汽车,那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应该是以电动汽车为主体,也包括了动力的多元化。我认为,我们要坚持科学市场的规律,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包括以电动汽车为主体和多元的动力发展,这样可能更符合行业的需要,符合中国的现实,也更符合国家的能源安全。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GNEV2024•Shanghai)将于上海隆重召开。本届大会将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球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全球各国的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从全球和中国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协同共建高度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合作生态的方向、挑战和路径。
大会参会报名现已开启。点击图片或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本届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