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才研究会:中国汽车产业从业者不少于2228万人
2024-09-10


如今,汽车已不仅仅是一个聚焦于交通出行的机械产品,它更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集成创新载体,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智能电动汽车作为引领未来的产业之一,不仅是我国新时代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以及大国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人才强则产业强,人才兴则产业兴。鉴于行业的重要地位,深入关注汽车研发工程师队伍的人才开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我们深知,全面摸清汽车行业人员及研发人员的现状,对于清晰把握我国汽车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明确汽车人才队伍的建设方向,以及加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为此,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综合运用桌面研究、专家深访、大数据挖掘与测算等方法测算出行业从业人员及研发工程师数量。汽车人才研究会测算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不少于2228万,彰显了行业的庞大规模与活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汽车产业上游零部件和中游整车制造厂商汇聚了不少于114.2万的汽车研发工程师,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实力,更预示着行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等前沿领域的巨大潜力。

1ONE

数据测算范围

汽车从业人员的测算范围包含上游零部件企业(涵盖传统零部件、新能源零部件和智能网联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企业、下游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具体如图1所示。


图1: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链构成/来源: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整理绘制

汽车研发工程师主要聚集在产业上、中游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中,下游后市场相关企业分布较少。鉴于此,数据测算的汽车研发工程师是指汽车产业链上、中游从事产品设计研发活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涵盖整车系统、模块系统、软件开发、数据、算法、安全、硬件开发、标定、仿真、测试、材料、工艺、质量、运维等岗位。

2TWO

汽车研发工程师发展概况分析 

总体汽车从业人员规模及分布


我国汽车行业人才储备雄厚,呈现出行业人才的规模效应。据汽车人才研究会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不少于2228万

人员分布上看,呈现下游>上游>中游的结构特征。具体来看,上游的零部件企业拥有超过576万的从业人员,占比25.9%;中游的整车企业从业人员数超过156万人,占比7.0%;而下游的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最多,超过1496万人,占总数的67.1%。


表1:中国汽车从业人员产业链分布/来源: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大数据挖掘与测算

汽车研发人员规模、密度与分布


中国汽车行业研发工程师主要集中在上游零部件企业和中游整车企业中。不完全统计显示,中国汽车产业上游零部件和中游整车制造厂商聚集不少于114.2万的汽车研发工程师,约占上中游整体从业人员的15.6%
企业类型看,上游零部件汇聚了超90.7万工程师,中游整车制造厂商聚集了超23.5万的研发工程师。在研发人员密度上,新技术领域的研发人员密度相对更高,呈现智能网联零部件>新能源零部件>整车>传统零部件的特点。

表2:中国不同企业类型汽车研发工程师密度/来源: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大数据挖掘与测算

地域分布来看,汽车研发工程师呈现区域集聚特征,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是汽车研发工程师的主要集聚带。选取中国汽车产业研发工程师人数前25的省份发现,TOP25省份的研发工程师人数占据了全国的99.6%。广东省作为全国汽车产销的第一大省,拥揽的汽车产业研发工程师也最多,约24.7万人,其次是江苏省14万人,浙江省11.8万人,北京市10.3万人,上海市9.7万人,具体见表2-3。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

Copyright © 2020 Chinaev100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9027029号-1